
常青新能源
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青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10月,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
公司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科技集团(占股40%)、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和中国500强企业杉杉股份的合资公司——巴斯夫杉杉(占股30%)和世界500强企业——紫金矿业集团(占股30%)共同投资组建,主营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和锂电三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贸易等业务。

研发实力
常青新能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申请专利112多项,授权发明专利2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39项,完成市县科技项目2项(龙岩学院上杭县新材料科技项目和上杭县工信科技局科技项目各1项),在研合作项目2项(中南大学产学研和龙岩市产学研各1项)。

产品与服务
常青新能源专注于退役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技术、锂电池再生利用及有价组分绿色高效分离和提取技术、高镍三元前驱体研发,包含5系列、6系列、7系列、8系列和9系列镍钴锰三元前驱体产品70余种、生产及销售、锂电池再生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3C、锂电池二轮车、动力型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源、应急储备电源及无人机电源等新能源领域。

质量管理
常青新能源先后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 19001-201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 45001-2018)、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 14001-2015)、知识产权管理体系(GB/T29490-201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GB/T23001-2017)、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2018)、NQA标准(IATF 16949:2016)体系、国军标(GJB9001-2017)等体系认证。

发展历程
常青新能源在2019年首批入选福建省率先列入实施报废电池再生利用的示范试点企业。
2021年10月,入选符合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再生类)。
2022年1月,入选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福建省工业龙头培育企业名单。
2022年8月入选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企业。
2022年10月入选省级“绿色工厂”。
2022年12月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2023年3月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2023年4月通过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2023年11月,再次入选符合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梯次类)。
常青新能源成为当前锂电回收行业十五家之一的双资质企业名单(梯次利用+再生利用)。
股东介绍

吉利科技集团隶属于世界500强吉利控股集团,自成立以来,吉利科技集团已成长为一家以新材料、新能源、摩托智造为核心业务的大型产业集团,同步战略投资低空出行、商业航天和创新业务等。公司围绕汽车产业链生态广泛布局,主营业务涵盖新材料上下游投资与开发利用、材料应用、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与回收利用、能源开发与利用、摩托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等。
在动力电池产业布局梯次利用和回收,拥有完整的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能力与核心技术专利,具备独有的湿法工艺技术,回收水平位列行业领先,其中镍钴回收率超过99%,锂回收率超过95%。是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
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白名单企业。回收网点覆盖全国,在渠道、成本、效率上优势明显。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斯夫杉杉)是德国领先的化学公司巴斯夫和中国企业五百强杉杉2021年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巴斯夫持股51%,杉杉持股49%)。作为湖南省2021年引进的最大外资投资项目,巴斯夫杉杉前身始创于2003年,是中国正极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行列中的一支劲旅。
巴斯夫杉杉创造正极材料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以成为具有金属供应优势和闭环解决方案的正极材料头部企业为目标,加速在电动汽车和中高镍电池领域的增长,同时保持在消费电子产品和钴酸锂市场的强势地位。
投资了专注于回收和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的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银、钼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在香港H股(2899. HK)和上海A股(601899.SH)整体上市。
公司在中国17个省(区)和境外16个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包括境内的西藏巨龙铜矿及朱诺铜矿、黑龙江多宝山铜山铜矿、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山西紫金、贵州紫金、陇南紫金等,境外的塞尔维亚丘卡卢-佩吉铜金矿及博尔铜矿、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及科卢韦齐铜矿、苏里南罗斯贝尔金矿、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等;公司加速进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拥有阿根廷3Q盐湖锂矿、西藏拉果错盐湖锂矿、湖南道县湘源硬岩锂多金属矿,并受邀主导开发刚果(金)马诺诺锂矿东北部项目。
荣誉称号







